社区夜校公益课堂走进青秀区河堤新街社区 冠军教练教小学员如何从新手变高手


“啪啪啪啪……”7月17日晚,南宁市青秀区河堤新街社区办公楼前的空地上,一阵阵跳绳破空声如急雨般落下。12岁的彬彬紧握跳绳,眉头微蹙——这名曾多次参加社区儿童跳绳挑战赛的小选手,已在提速瓶颈中困扰许久。尽管他辗转多个培训班,但成绩始终停滞不前。彬彬带着疑问,走到全国跳绳联赛冠军陈宝强教练面前:“老师,我的动作到底哪里不对?”

小学员在陈教练带领下进行热身。卢琳 摄

“老手”追来求教

当晚,由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、南国早报承办的“新时代文明实践进社区”系列活动之一——社区夜校公益课堂,首次走进河堤新街社区,开设跳绳运动课。这次课程吸引的不只是跳绳初学者,更有像彬彬这样陷入瓶颈的“老手”。

彬彬和弟弟阳阳都参加了南国早报举办的社区儿童跳绳挑战赛,阳阳在赛前得到陈宝强的点拨后,比赛中有了进步。得知陈教练要在社区夜校授课,彬彬的父亲特意带着彬彬前来求教:“陈教练点拨阳阳时,我发现他的教学方法与其他教练有所不同,也许可以给彬彬带来新的启发。”

“小白”收获良多

如何同时让“小白”和“老手”的水平都能提高?陈宝强确有他独特的教学方法。上课伊始,他并不急于指导,而是先让孩子们展开一分钟的自由跳绳。他盯着学员们的动作,瞬间捕捉到症结:“整个大臂摇绳,还有跳起时脚往后勾,都是常见的错误动作。”他交替演示错误与规范动作,手臂灵巧挥舞,绳速忽快忽慢,一边讲解一边帮助“零基础”学员学习速度跳绳的规范动作。不仅如此,陈宝强还依次讲解了速度跳绳中弯腰、摇腕的原因及诀窍,有针对性地解答了跳绳“高手”关于如何提速的疑惑。很快,小学员们脚下纷乱的节奏便逐渐稳定下来。

小学员在练习跳绳。黄菲燕 摄 

随着彩绳翻飞,课堂现场热闹非凡。数十名小学员手摇跳绳、挥汗如雨,一旁的家长兴奋地与孩子讨论动作要领:“手腕发力!对,就像陈老师那样转!”课程间隙,10岁的陈星辰挤到陈教练面前求教——这名靠网络视频自学的“小高手”已经能用双脚轮换跳法连跳200余个,但速度始终难以突破。“动作先求准,再求快。”陈教练的话让陈星辰妈妈豁然开朗:“难怪之前总难突破,还是专业教练的建议有用!”场地一角,6岁的智瀚正努力调整小手摆动的幅度。半年前他连一个都跳不稳,如今已能每分钟跃过绳圈120余次。

跳绳课还将继续

开云KAIYUN.COM

“学校放假,社区开学。”中山街道河堤新街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,居民们对跳绳课程的热烈响应,侧面反映了社区健身的需求很高。暑假期间,河堤新街社区响应南宁市打造嵌入式社区的要求,开展一系列活动,以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,期待社区夜校继续在该社区开设符合居民需求的课程。

南国早报社区夜校跳绳公益课冠军教练的“魔术绳”点化的不只是孩子们的跳绳瓶颈,更激活了社区文化生活的脉搏。后续,社区夜校跳绳公益课还将在多个小区开展,欢迎广大市民参与。

来源 | 南国早报编辑 | 陆钟胜 黄美红(实习)校对 | 陈露露责编 | 黄茜编审 | 方永针出品 | 青秀区融媒体中心